蒙古族是一個熱情好客、講究禮儀的民族。同輩人相遇互請安,說聲“門德”(問好),遇長輩先請安,騎馬或坐車路遇先下馬(車)后請安。這種禮節(jié)男女老幼皆宜,只是男子請安,單曲右膝,女子請安則曲雙膝。無論男女,對長輩、師長都倍加尊重。
“蒙古”意為“永恒之火”。在古代蒙古語中,“蒙古”這個詞是“質樸”的意思。也有人認為“蒙古”的原意是“天族”。呼倫貝爾是蒙古族發(fā)祥地,大興安嶺及額爾古納河畔留有大量的蒙古族發(fā)祥地遺址、遺跡。
蒙古族在藝術方面具有自己獨特的民族魅力與較高的藝術鑒賞能力。在建筑與工藝美術品方面,我們可以常見到的有敖包、巴林石雕、狼牙雕刻與牛角雕等作品。從蒙古民族服飾的款式看,褒衣博帶,即能體現人體的曲線美,又能體現蒙古牧人寬厚大度、粗獷坦蕩的性格。
蒙古族文化主題人物雕塑的表現形式非常多,在制作的時候要體現出蒙古族特有的文化特征,比如服飾,民俗現象等等。我們制作的蒙古族雕塑包括摔跤雕塑、牧羊人雕塑、成吉思汗雕塑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