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期運動裝備選擇不當引發(fā)的損傷
暑期是運動旺季,但運動裝備選擇不當可能造成損傷。高溫環(huán)境下,裝備的適配性、功能性(如透氣、支撐、防護)直接影響運動安全。以下從裝備類型切入,詳細解析不當選擇引發(fā)的損傷及原因,并附預防建議。
一、 footwear(鞋類):運動損傷的“重災區(qū)”鞋子是運動中與地面接觸的**媒介,支撐、緩沖、防滑、適配性不足,易導致下肢及關節(jié)損傷。
1.類型錯配:用“休閑鞋”代替“專業(yè)運動鞋”· 問題:如跑步穿板鞋/帆布鞋、籃球穿跑鞋、登山穿運動鞋。
· 損傷機制:專業(yè)運動鞋針對特定運動設計(如跑鞋的中底緩沖、籃球鞋的腳踝支撐、登山鞋的防滑大底),替代鞋缺乏針對性功能。
o 跑步穿板鞋:鞋底硬、無緩沖,落地沖擊力直接傳導至膝蓋(髕骨軟化、半月板微損傷)、足底(足底筋膜炎);足弓支撐不足導致扁平足者足弓疼痛,高足弓者跖骨壓力過大(應力性骨折風險)。
o 籃球穿跑鞋:跑鞋前掌寬、鞋幫低,急停變向時腳踝穩(wěn)定性差,易引發(fā)踝關節(jié)內翻扭傷(外側韌帶損傷);鞋底抓地力不足導致打滑摔倒,加重膝關節(jié)韌帶(ACL/MCL)撕裂風險。
二、 protective gear(護具):“該用不用”或“用錯更傷”高風險運動(籃球、足球、騎行、滑雪)需護具防護,忽視或錯用護具會直接放大損傷后果。
1.“裸奔”運動:拒絕必要護具· 場景:籃球不戴護膝(跳躍落地時膝蓋沖擊)、騎行不戴頭盔(摔倒時頭部撞擊)、輪滑不戴護肘/護膝(失控時擦傷)。
· 損傷:
o 膝關節(jié):無護膝緩沖,髕骨與股骨摩擦加?。x骨軟化),跳躍落地時半月板承受沖擊力增加(撕裂風險);變向時韌帶(ACL)過度牽拉(斷裂需手術)。
o 頭部:騎行摔倒時,頭盔可降低85%腦震蕩風險,不戴則可能顱骨骨折、顱內出血(致命性損傷)。
o 皮膚:肘部、膝蓋直接擦傷(表皮剝脫、出血)。
2.護具適配性差:過緊/過松/材質過硬· 過緊:護踝、護膝綁帶過緊,壓迫血管和神經,導致肢體末端麻木(“襪套感”),長期使用引發(fā)肌肉萎縮(如護膝過緊限制膝關節(jié)活動,股四頭肌廢用性萎縮)。
· 過松:護腕、護腰松動,無法固定關節(jié),運動中反而因護具晃動干擾動作(如羽毛球護腕過松,擊球時手腕過度伸展導致腕關節(jié)扭傷)。
· 材質硬:劣質護具(如塑料外殼護膝)無彈性,落地時無法緩沖,反而因硬度集中沖擊力(髕骨骨折風險)。
三、 預防建議:科學選裝備,遠離損傷
1. 按運動類型選“專業(yè)裝備”:
o 跑步:根據足弓(高/平/正常)選緩震型、支撐型或控制型跑鞋;
o 籃球:高幫鞋(腳踝不穩(wěn)者)或低幫鞋(追求靈活性者)+ 護膝(防半月板損傷);
o 戶外徒步:中高幫登山鞋(防水、防滑Vibram大底)+ 透氣速干衣(UPF50+)。
2. 試穿試用,關注“動態(tài)適配”:
o 鞋子:下午試穿(腳略腫脹),穿運動襪后腳趾頂鞋頭有一指空隙,行走/跑跳時不打滑、不擠腳;
o 護具:佩戴后關節(jié)可活動但不晃動,無麻木/刺痛感(如護膝貼合膝蓋髕骨,不卡壓腘窩)。
3. 優(yōu)先“功能性材質”:
o 服裝:選速干面料(聚酯纖維、錦綸),避免純棉;戶外選UPF40+防曬衣,深色(吸熱但防曬好)或淺色(反射陽光,需厚款)根據環(huán)境選。
四、總結暑期運動損傷中,裝備不當是可預防的關鍵因素。從“鞋服護具”到“細節(jié)小物”,需兼顧運動類型、身體特征(足弓、體型)、環(huán)境(高溫、紫外線),才能讓裝備成為“助力”而非“阻力”。記?。簩I(yè)裝備的**是“適配功能”,而非品牌或價格,科學選擇才能安全享受運動樂趣。
廣州中興運動損傷??漆t(yī)院(簡稱中興醫(yī)院)是廣東省二級??漆t(yī)院,中興醫(yī)院在繼承牛氏中醫(yī)正骨療法的基礎上,貫徹“整合醫(yī)療”理念,構建了傳統中醫(yī)正骨、現代骨科診療、運動功能評估與康復有機融合的三大技術體系,能為就診患者提供集預防、評估、診療、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服務。醫(yī)院年均接診量十多萬人次,服務范圍輻射粵港澳乃至全國。